清潔頻率:每次測試結束、取出樣品后立即清潔;每月做 1 次深層清潔。
正確操作:
? 日常清潔:待腔體溫度降至常溫(30℃以下),用軟布蘸中性清潔劑(如洗潔精兌水) 擦拭內壁、風道板,重點擦樣品放置區(qū)的殘留污漬,再用干布擦干,別用鋼絲球、硬毛刷(會刮傷腔體涂層,導致生銹)。
? 深層清潔:每月拆開腔體兩側的風道蓋板(通常是螺絲固定),用壓縮空氣吹凈風道內的粉塵,若有頑固油污,用棉簽蘸酒精擦拭風道內的風扇葉片(擦完晾干再裝回,避免短路)。
清潔頻率:每 2 周清潔 1 次(若設備放在粉塵多的車間,每周 1 次)。
正確操作:斷電后,用軟毛刷順著散熱網(wǎng)紋路刷去浮灰,或用吸塵器(裝毛刷吸頭)吸凈粉塵;若散熱網(wǎng)油污重(如車間有油霧),可拆下散熱網(wǎng),用中性清潔劑兌水沖洗,晾干后再裝回(注意別用水直接沖設備機身)。
清潔頻率:每次測試后與腔體同步清潔。
正確操作:用干軟布擦凈門封條表面,若有殘留,蘸少量中性清潔劑擦拭,別用酒精、丙酮等強溶劑(會腐蝕硅膠);清潔后檢查門封條是否有裂紋,若表面干燥,可涂一層薄薄的硅脂(增強密封性,減少摩擦)。
普通測試場景(如常規(guī)電子元件耐溫測試):每年找第三方檢測機構(或設備廠家)校準 1 次,出具校準報告,確保符合國標(如 GB/T 5170.2)。
關鍵場景(如動力電池、醫(yī)療設備測試):半年校準 1 次,因為這類測試對溫度精度要求高(通常 ±1℃),傳感器輕微失準就會影響測試結果。
操作步驟:將經過校準的標準溫度計(精度 ±0.1℃)放入試驗箱腔體中心,設定常用溫度(如 85℃、-40℃),待溫度穩(wěn)定后,對比標準溫度計與設備顯示屏的溫度值 —— 若差值≤±1℃,說明傳感器正常;若差值超 ±2℃,需立即聯(lián)系廠家校準。